
不少人佩戴口罩都是為了減低呼吸道感染或傳染他人的風險,但你有沒有試過在已佩戴口罩情況下仍然不幸「中招」被傳染呢?除一般衛生措施要做足,另外你就必須看看以下佩戴口罩時四大最常犯的錯誤。
原因一: 反戴口罩
- 看顏色:有顏色面為向外,白色面向內(白色口罩除外)
- 看鼻樑條:朝外凸出的一面為外層
- 看摺痕:以基本款式而言, 外層摺痕應向下, 內層摺痕向上
其實口罩是有分內外的,而內、中、外層各有不同的作用,反戴口罩會喪失其原有的保護功能。
口罩的外中內層的作用
外層防止液體飛濺,中層作為屏障阻擋病菌,內層阻隔佩戴者釋出的濕氣和水分。

如何分辨外科口罩的內外?
摺痕方向是配合面形而設計的,口罩反戴後不能緊貼及完全覆蓋口鼻位置, 既不能完全阻隔飛沫,亦會降低佩戴時的舒適度。

原因二: 佩戴口罩時未有緊貼面部
若果佩戴口罩時未有緊貼面部, 就不能完全阻隔飛沬傳播。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佩戴時,口罩左右兩邊出現「漏風」及鼻樑條未有緊貼面部。要避免此情況發生, 可參考衛生防護中心的建議,包括選擇合適尺碼的外科口罩,兒童則可選擇兒童尺碼。另外佩戴口罩時要緊記沿鼻樑兩側按壓鼻樑條至緊貼面部,及拉開口罩確保完全覆蓋口、鼻和下巴。


口罩左右兩邊出現「漏風」

正確佩戴口罩 – 口罩應緊貼臉部 並注意臉側位置口罩要分清正反面佩戴,以達保護效能
原因三:外科口罩不可重覆使用
經佩戴後的口罩已沾有細菌及病毒, 重複使用會增加接觸到細菌及病毒的機會。另外,口罩如有破損或弄污,應立即更換。所以不要再把使用過的口罩收於口袋!

原因四:佩戴前及脫口罩後沒有清潔雙手
雙手滿佈細菌、佩戴前為避免沾污口罩,應先潔手。而脫口罩時,應盡量避免觸摸口罩外層,因為這部分可能已沾有病菌;脫口罩後需徹底清潔雙手。另外佩戴口罩時亦應避免「手多多」觸摸口罩。